杨浦创智杯第八届上海市语文大讲堂近日在杨浦高级中学举行。此次活动由上海市语文教育教学研究基地、华东师范大学语文教育研究中心、杨浦区教育局主办,《中文自修》杂志社承办,并特邀上海市教委教研室担任指导单位。今年,活动以“建设创生智慧的课堂”为主题,围绕“学习环境创新,学习创新,教学创新”进行研究与探讨,并发掘一批在教学方面有特色、科研方面有特长的语文教师,引领教师在专业发展上获得更大的进步。
近年来,“语文教育”一直为社会所诟病。创智课堂的建设从理论与行为上真正变革课堂教学,促进师生共同成长,提供学校交流、教师展示的平台。那么,语文课究竟该怎么上呢?近日,嘉定区远东学校的老师们在接受访谈时,道出了他们心中的语文课。
盛海英老师说:语文课并不一定要热热闹闹的,有时需要让学生潜心读书、静思默想。老师要适时地引导学生以默读的方式体验文本,善于发现文本中的问题,勤于质疑,这是提高阅读效果、培养阅读能力的有效途径。
汤红健: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渗透口头语言表达方法的指导。这不但可以让学生体验到语言的魅力及深意,还能体会到文本字里行间蕴含的情感,而且,更能感受到语言的准确性、专业性、简洁性、逻辑性,体会到语文无与伦比的独特作用。
朱令玉:语文课应当成为青少年精神品格塑造的家园。一篇《劝学》感召了无数人。老师们要让学生深切感悟到,语文教学体现着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老师要引导学生置身于语文之中,吸收文学作品的精华,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情感体验,提高人文素养。
本报记者 王蔚 陆梓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