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亮点:
本期“作文展示”栏目由编辑精心挑选了数篇优秀佳作,两篇读后感写得尤为精彩,华师大一附中林菁扬同学对《苏东坡传》一书有着自己深刻的体会,宜川中学张馨予同学在读了丰子恺的一篇《渐》之后,谈到了时间为本质“渐变”的力量,行文如谈心一般娓娓道来,情感饱满,条理清晰。
“古诗文赏析”刊登了上海市通河中学董裕雯老师所作的《借“通感”入古诗之境》一文,根据宋祁《玉楼春》、陆机《拟西北有高楼诗》、祖咏《终南望余雪》等诗歌中的“通感”现象,生动形象地为同学们介绍了“通感”这一修辞手法在运用于古诗文中的效果,相信这些精辟的赏析指导一定能给你鉴赏古诗文带来帮助。
提起“藏头诗”,大家一定都不陌生,也许你读到过他人创作的具有特殊含义的“姓名藏头诗”、“祝福藏头诗”,也可能关注过网络上流行的“预言藏头诗”可是有多少人真正了解过“藏头诗”的来龙去脉,真正能够领会“藏头诗”的创作特点呢?在本期的“趣味文谈”栏目中,请跟随上海市建平中学钟意菁老师一起走进看似熟悉却又陌生的“藏头诗”吧。
《易经》堪称我国文化的源头,对于我国几千年来的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产生极其深刻的影响。虽然它有着“天书”之称,充满着神秘色彩,莫测高深使人望而止步,但只要我们敢于触碰,揭开其神秘的面纱,我们还是可以从中获得许多有用的知识、哲理、思想、文化与智慧。本期“哲学茶座”带你领略这部充满趣味和智慧、饱蕴奥妙哲理的古典经籍——《易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