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62604590
读音不准书写退化 看小学生挑战“汉字危机”
来源: | 作者:中文自修 | 发布时间: 2014-10-21 | 2547 次浏览 | 分享到:

1018日,由上海市文明办、上海市语委办指导,上海市学生德育发展中心和《中文自修》杂志社等主办的“中文自修杯”首届上海市小学生“美丽汉字”活动终极大比拼在上海报业集团大厦成功举行。活动自今年4月起在全市举办以来,历经初赛复赛,遴选出来自全市17个区县的40名选手角逐金银铜奖。小学生们在比拼中表现出色,虽然难免犯错,但在今天这个电子时代,我们从小选手身上看到了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的希望。

 

习惯性读错占多数

本次终极大比拼活动中,主办方设置了不少颇有难度的考题,40位参赛选手围绕看拼音写汉字、补全字形、段落找错、找错别字等题型,在紧张的大赛氛围中努力发挥着自己的最佳水平,展现出了雄厚的实力。最终8名选手脱颖而出,获得终极大比拼的金奖奖杯。从比赛中我们发现,习惯性读错是选手失分的主要原因。

复赛时,拼音部分的答题情况良好,一些常用字词的读音,在小学生中得到了八九成的正确率。不过,根据数据显示,不少音调类的错误属于平时学习与教学中的习惯性错误,如“魁梧”一词,有63.4%的学生选择了错误答案“kuí wǔ”,而正确答案是“kuí wú”,“骨髓”的正确读法是“ suǐ”,有61%的学生选择了“ suí,这让很多习惯于读错误答案的老师们也大跌眼镜。这主要是因为老师、家长、学生之间日常会话,以及电视媒体,尤其是港台演员读音的以讹传讹,导致学生不确定字词的读音,尤其是正确的音调。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遇到不确定读音的汉字,还是应当及时查阅字典,纠正读音。

另外,前后鼻音不分(如:拎起来、轻蔑)、不认识该字(如:炽热、贮藏)、与其他词语混淆(如:刹那、伫立)等,也是主要的错误原因。

 

电子时代保卫汉字书写

在复赛环节中,学生对错别字的辨析度还是非常高的,答题正确率基本上都在95%以上,反映出学生对于学过的知识有了全面的掌握。而但有一些词语的错误,如14.75%的学生将“硬邦邦”选成了错误的“硬梆梆”,“张弛有道”一词的正确率也只有73.47%,可见这与学生过度使用电脑输入法,对汉字书写产生误导,忽略了汉字的正确写法有关。宝山区大场镇小学的彭老师表示,教师不应过度使用多媒体教学,应当特别注重板书这一形式,让学生从手写板书中感受汉字美感

此外,《中文自修》杂志在活动官网上发布了一则关于汉字书写方面的问卷调查,来自全市2000多名小学生的调查结果显示,约七成的小学生表示愿意参加汉字书写方面的比赛,近八成的学生在发现自己写错字之后会通过查字典的方式改正,83.6%的学生会发现并指出广告、指示牌、公园或游乐场告示栏上的错别字,表明了当下的小学生对待汉字的正确态度。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当今社会,电脑、电视、手机、iPad等电子产品的普及,对几千年来中国人所应具备的汉字识字与书写能力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冲击。“美丽汉字”活动旨在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激发广大小学生汉字学习的兴趣,提高规范使用汉字的意识和能力,培养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值得欣喜的是,我们在这次复赛活动的数据中看到,这一项基本技能,在小学生中得到了较好的传承,学生的答题速度与答题质量也相当乐观。然而,如何从小培养学生良好的汉字书写习惯,帮助学生在电子时代挑战“汉字危机”,我们依然任重而道远。希望通过举办“美丽汉字”的活动,能够让学生们发现汉字的美丽,更加切身体会中华优秀文化的无穷魅力。

(陈瑶 阎文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