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育的内容在当前变得日趋丰富化,对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语文教师该如何平衡教学各环节之间的关系?如何在教学实践中兼顾好理论水平的提高呢?沪上语文教师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日前,由华东师范大学语文教育研究中心主办,《中文自修》杂志社承办的第七届上海市语文大讲堂活动在杨浦高级中学举行。借此机会,部分参赛语文教师从多年一线教学的经验出发,同记者交流了语文教育的诸多想法。
多数受访老师表示:在语文教育中,他们更重视教学环节。上海中学的俞超老师表达了他对课堂教学设计的重视:“课堂教学是有时间限制的,所以语文教师必须课前将文本吃透,设计出最精炼的教案,课上以最集中的方式把文本最重要、学生理解有障碍的地方进行研讨。”莘庄中学的李涛老师表示赞同,他说:“教学设计是教师组织日常教学的起点,讲台毕竟才是老师的‘战场’。”
语文课堂强调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性接受,所以教学设计对于课堂效率的提高至关重要。而如何优化教学设计,使教学过程更加丰富,教师个人理论素养的高下才是其中的关键。
复旦附中的司保峰老师认为“自主学习”非常必要,他说:“我不是师范生,之前很少有机会阅读教育类书籍。现在因为工作,会购买理论书籍,也去图书馆或者上网查阅相关资料,我会不断从理论书籍中总结一些知识来丰富我教授语文的方法,避免空吃老本。”
司老师同时认为:提高教学理论不能仅仅停留在书本知识的获取上。他工作数年陆续发表了几十篇论文:“我所发表的文章内容基本来自于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通过写作论文,我希望能把自己的教学经验转化为理论体系,和更多语文教育工作者们分享。”
但是从“讲台”回到“书桌”的过程中,老师们也面临诸多困难,李涛老师说:“经常会有灵光一闪的思想出现,大多都被一些琐碎事务给磨掉了。”
如何将实践经验系统化还是许多老师亟待解决的问题。南翔中学的张丽杰老师认为这项工作无捷径可循:“只能是勤于动笔,抓住有价值的教学素材、瞬间、心得,以教学反思等形式记下相对完整的一个问题层次,或以教育叙事、案例等形式初步记录事件流程,然后利用假期形成若干专门问题的论文。”她也非常珍惜一些教学论文和随笔的征评活动:“作为一种动力,对自己的科研积极性的提高有很大帮助。”
从“讲台”到“书桌”,教师的教学案例是论文写作最好的素材,所以作为一线教师,应该有意识地记录身边的教学实例和自我反思,以实践来做文章,去丰富我们的语文教育理论。而同时,书桌上学到的教育理论也为语文教学提供指导,注入新鲜的血液;这样,“讲台”与“书桌”才能实现完美的对接,彼此相得益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