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届上海市语文大讲堂5月22日在上海市杨浦高级中学举行,此次活动由上海市语文教育教学研究基地、华东师范大学语文教育研究中心主办,《中文自修》杂志社承办,上海市教委教研室受邀担任指导单位。
上海市语文大讲堂是中学语文教科研的交流窗口和培养发现语文教育人才的舞台。活动每年举行一次,初高中轮换,迄今已举办到第七届。值得一提的是,随着语文大讲堂的影响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名校关注并参与大讲堂的活动。本届选手名单中,就汇聚了来自复旦附中、上海中学、建平中学等名校的选手。不过,名校光环并不会对选手有什么实际的影响,语文大讲堂有严格的操作程序,它是按照教师专业素养的要求,力求全面地衡量教师,因此,在比赛中,选手都只有编号,“英雄不问出身”,到底鹿死谁手,只有真刀真枪的比过才能知道。
那么究竟是什么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名校关注和参与语文大讲堂呢?上海市市北中学校长陈军给出了自己的答案。他指出语文大讲堂活动是促进青年教师成长的良好平台,这对于名校和普通学校都是一样的,目的都在于促进教师进步,提升专业水平。 而对于名校的广泛参与,陈军校长认为这一方面说明语文大讲堂办得好,有吸引力;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在当前的教育体系下学校愈加重视语文学科建设。的确,正如陈军校长所言,语文是学校文化的酵母,无论是名校还是普通学校都应该重视语文教学,也都可以为语文学科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语文大讲堂活动举办七年来,秉承公正公平的原则,推出了一批批具有榜样力量的年青教师,为建设德才兼备、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师资队伍,促进上海地区基础教育的科学发展做出了贡献。相信随着更多学校和教师的参与,语文大讲堂也将越办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