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62604590
中学版2015第2期亮点
来源: | 作者:中文自修 | 发布时间: 2015-03-02 | 1396 次浏览 | 分享到:

本期亮点:

 

201411月,本刊编辑部迎来了上海市建平中学高二年级的六位实习生——这群被编辑部戏称为“小鲜肉”的学生,带着学校赋予的一项使命:职业生涯体验他们与编辑部工作人员畅谈对于杂志的建议,为杂志社吹来一股清风,注入了新鲜血液。在为期两周的编辑职业体验中,学生们在编辑部老师的带动下,参与了组稿、审校、采访和整理素材等工作。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他们还与杂志社编辑来到自己熟悉的校园,共同采访与撰写了本期的“校园风景线”栏目。在本刊编辑部的职业生涯体验结束之后,有两位学生还自发担任了本期“成长的烦恼”与“哈哈时分”栏目责任编辑一职,作为本次实习的成果展示以飨读者。

 

本期精品导读”栏目推荐给大家的是两篇书序,都是作者本人所写的自序。这两篇书序不同于一般以说明写书目的及成书经过为主的序文写法,作者更多的是借序传递一种理念,阐发一种思想。骆玉明教授笔下“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禅意,唐诺先生笔下“尽头”的哲思,会给人带来殊途同归的感受,理性、深邃、厚重,帮助我们理解自己、理解现实、理解社会、理解我们与世界的关系,理解时空与现实的关系。

 

对于中学生而言,记叙文写作最难的问题莫过于没材料、少新意。这其中有客观原因:尽管作者不同,但彼此的生活经历和轨迹实在大同小异。为了练笔的要求,每学期要在给定的作文题目下完成多篇文章,但毕竟大部分人都不会、也不希望在真实生活中面临生死攸关的境遇,更不愿意背负生活的种种艰难和沉重。于是,“以小见大”就成了语文老师教授作文时的高词汇。但究竟什么是“以小见大”?怎样做到“以小见大”?还是值得小议一番的。本期“作文魔方”栏目,上海市普陀区梅陇中学徐玮老师与你共同探讨如何将“小事情”写出“大味道”。

 

在世界文学中,卡夫卡是个特别的存在。谈起现代派文学和德语文学必谈卡夫卡,就像说到唐诗就必须言及李白、杜甫一样。人们往往用“敏感”“恐惧”“神经质”等标签形容卡夫卡,他的作品充满了虚幻与悖谬,用最简单质朴的语言,表达深藏在人心中难以言传的情愫。每年成千上万的人不远万里跑去布拉格,在卡夫卡的墓前膜拜、怀念、解读这个天才作家。布拉格,因为卡夫卡的成就,成为世界文学地图中一座别样的城市。本期“文学长河”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位著名作家的一生。